高質量發展探新路上海市統計局解釋稱,上半年工業投資增速創紀錄,主要得益於當前上海註重實體經濟的發展,尤其是以高端集成電路和大型客機為代表的高端製造業。上海經濟上半年“成績單”今天正式出爐了。7月17日下午,上海市統計局對外發布,上半年上海全市生產總值達到了15558.15億元,同比增長了6.9%。分產業來看,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8.15億元,下降了5%;第二產業增加值4758.03億元,增長5.8%;第三產業增加值10761.97億元,增長7.4%。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註意到,今年上半年上海的GDP增速,分別高於2018年上海一季度和同期全國平均水平0.1個百分點。值得關註的是,上海工業發展持續穩定的發展態勢成為經濟整體平穩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並吸引工業投資增速顯著提高,創近十年來的最高水準。與此同時,第三產業增加值表現持續強勁,占全市GDP比重近7成,繼續成為上海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上海市統計局副局長湯匯浩在上半年上海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上半年上海經濟主要得益於以互聯網為主的新經濟和交通運輸業為主的行業快速增長,使得整體經濟發展格局呈現出“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更加協調”的態勢。工業投資增長22.9%湯匯浩表示,2018年上半年,上海的第二、第三產業呈現出整體更加協調的態勢。從產業結構方面看,上半年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了5.8%和7.4%,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25.5%和74.7%。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註意到,當前在服務業增加值比重占GDP比重近7成的情況下,上海的工業發展依然表現出了較為穩定的態勢,成為上海經濟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重要支撐力量。尤其是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發展十分穩定。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上海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了16989.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2%。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5063.1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1%。湯匯浩指出,上海規模以上企業發展增速已經連續穩居在5%以上,體現出當前上海工業發展總體穩定的態勢,主要得益於主要行業的支撐作用明顯、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勢良好,以及工業投資增速快速提升等多個方面的力量推動。在半年報中,記者看到,上半年上海35個工業行業中,有22個行業的產值比去年同期都實現了增長,增長面達到62.9%。數據顯示,在當前全國汽車市場交易整體回落的情況下,上半年上海汽車製造業的產值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2.3%。同時,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在上海工業發展的過程中仍然扮演著越發重要的角色。上半年,上海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比去年同期增長8.1%,其增速高出上海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9個百分點,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了29.8%。上半年,上海7個重點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皆實現了增長。另一方面,上海工業的長期的穩定發展態勢,使得市場對發展實業的信心得以樹立,集中表現在上半年上海工業投資增速實現了顯著提高。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上海全市工業投資465.76億元,增長22.9%,增速創近十年來的最高水平,其中製造業完成投資346.84億元,實現了22%的增長。上海市統計局解釋稱,上半年工業投資增速創紀錄,主要得益於當前上海註重實體經濟的發展,尤其是以高端集成電路和大型客機為代表的高端製造業。7月17日,中國城市發展研究院投資部主任劉澄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發布的上海2018年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中,工業投資增長達到近十年上海的最高水平,與當前上海深化行政審批製度改革與多層次開放的措施是分不開的。“工業投資高速增長也是未來推動上海打造全球高端製造業高地、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基礎。”劉澄指出。利用外資轉為“雙上升”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此次上海發布的2018年上半年經濟數據中,利用外資增長亦是一大關鍵亮點。上海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市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項目2117個;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金額215.0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8.1%;實際到位金額85.61億美元,增長6.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上半年上海利用外資在合同金額和實際到位金額這兩個方面實現了由去年的“雙下降”轉為“雙上升”。統計數據顯示,上海利用外資一舉扭轉此前的下降趨勢,主要得益於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第二產業的合同外資、實到外資出現了大幅增長,這是上海當前利用外資實現雙升的主要原因。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上海第二產業簽訂外資合同金額,同比增長了4.1倍,占全市合同總額的比重為24.9%,同比提高了19.2個百分點。二是第三產業實到外資結構繼續優化。上半年,上海第三產業的實到外資是73.74億美元,占全市實到外資總額的86.1%,租賃、商務服務、金融服務與科技服務等行業是實到外資增長較快的重點行業領域。三是總部經濟得以加快集聚。上半年,上海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17家,累計共有624家,上海還新設了8家外資研發中心,使得在滬的外資研發中心總數達到了434家。7月17日,華東師範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殷德生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某種程度上說,上半年上海利用外資實現“雙升”,這一成績與上海當前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發布“上海製造”三年行動計劃,以及大力推動優化營商環境等政策密切相關。“政策能夠起到很好的導向效果,同時上海當前二三產業的市場發展表現也是國外戰略投資者的重要決策參考。”殷德生告訴記者,除了政策層面的推動外,上海當前工業生產提質增效,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較快增長,以及以“上海服務”為核心的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的市場表現,也是吸引外資湧入的關鍵要素。值得關註的是,
時光匆匆而過.7月10日上海對外發布了進一步擴大開放100條舉措,分別在提升國際金融中心能級、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知識產權保護、優化營商環境等5個方面提出了20項具體任務,列出100條具體舉措,這為上海未來進一步提升利用外資的規模與水平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對此,湯匯浩表示,接下來上海在利用外資方面雖然會受到國際貿易關係緊張等因素的影響,但是隨著擴大開放一百條的實施,外資營商環境的提升,上海對外資的吸引力將會越來越大,下半年上海實到外資和合同外資將有望繼續增長。(編輯:周上祺,如有意見或建議請聯係:lucl@21jingji.com,zhousq1@21jingji.com)